电话

18600577194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观点 > 物联网开发

为什么物联网开发的真实成本常被隐藏?

标签: 物联网开发 2025-08-23 

许多企业正逐渐意识到:物联网项目的实际落地成本,往往远高于最初预估的连接费用。

在这场从城市电动汽车充电桩到走廊自动售货机的万物互联浪潮中,企业很容易紧盯表面价格标签。但倘若今天看似最省钱的选择,明天却让你付出沉重代价,该如何应对?

物联网成本:不止于“标价”的长期投入🔍

这就像买车——标价仅是起点,后续的燃油、保险、维修等持续支出才是大头。物联网项目同样如此:初始设计、硬件采购、软件开发,再加上复杂的网络服务商合作,若只关注前期成本,无疑是一种短视策略。

Eseye首席营销官大卫·兰顿(David Langton)指出:“太多有潜力的物联网项目因过度聚焦初期成本而受挫,最终陷入连接故障、运营费用攀升、难以扩展的困境。”Eseye对资深物联网决策者的调研显示,99.6%的物联网部署未能达到预期的连接稳定性。

框架帮助企业将物联网从‘成本中心’转化为‘盈利引擎’,释放新收入机会

巨大的“期望落差”:需求与现实的鸿沟

企业对物联网设备的需求与实际性能之间,存在显著断层:

79%的企业表示,设备需实现100%持续在线才能确保项目价值;

现实却是:仅不到0.4%的企业能达到这一可靠性水平。

难怪超三分之二的组织坦言,选择低成本物联网服务商“长远来看并不值得”。设备离线绝非小事:电动汽车充电桩因连接中断无法收款,会导致司机滞留、客户流失;反之,稳定的连接能打开新市场,创造意想不到的增长空间。

聪明的企业:从设计之初就布局“全生命周期成本”

顶尖企业在第一台设备落地前,就已将连接性纳入核心考量。例如资产追踪公司T42,其追踪器设计支持从2G到卫星的几乎所有网络,无论在伦敦街头还是远洋船舶,均能稳定运行——无需为不同地区开发定制型号。

再如电池寿命:偏远地区的水表等设备需持续工作15年,更换电池的人力物力成本极高。但若采用节能技术,电池寿命可延长三分之一,大幅降低长期维护开支。初期设计的周全,能避免后期无数麻烦。

案例:如何通过优化降低52%的物联网成本?

某全球广告公司曾计划在五年内投入2000万英镑部署数字标牌,经Eseye优化硬件整合与连接效率后,总成本降至1160万英镑,节省近48%。

兰顿强调:“企业常被‘单价最低’的连接方案吸引,但这很少带来长期价值。我们的TCO(总拥有成本)框架帮助企业将物联网从‘成本中心’转化为‘盈利引擎’,释放新收入机会。”

结语:跳出“低价陷阱”,拥抱可持续的物联网策略

理解物联网的总拥有成本,不仅是商业策略,更是确保项目持久、可扩展、兑现价值的唯一途径。真正的物联网投资,是对“长期可靠性”的投入——而非眼前的数字游戏。

核心观点:物联网成本的“隐藏”,源于对设计、连接、维护等全链条成本的忽视。企业需从项目初期就建立“全生命周期视角”,才能避免“低价诱惑”背后的隐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