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企业应在数字化转型上加大投入,还是优先布局可持续发展项目?借助 “协同共生法则”,企业完全可以实现 “鱼与熊掌兼得”。本文将带您深入解读我们针对全球 IT 决策者开展的年度调研,挖掘其中的关键洞见与更多价值信息。
我们在全球 CEO 年度调研中,重点探讨了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平衡之道。数据显示:
95% 的企业认为可持续发展是首要或高度优先任务,但 84% 的企业坦言,经济下行时,可持续发展会让位于商业目标;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技术投资始终是企业战略的核心支柱 ——69% 的 CEO 计划从其他领域调配资源,加码数字化转型;27% 的 CEO 表示已有充足预算,无需额外调剂;
经济困境中优先推进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往往韧性更强,更能应对未来风险;而那些将可持续发展与数字化转型深度融合、践行 “协同共生法则” 的企业,更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2023 年企业现实审视:挑战背后的双重命题
每一次挑战,都暗藏机遇。过去数年,全球企业面临的挑战层出不穷。若对这些挑战进行归类,可大致划分为 “经济性挑战” 与 “公益性挑战” 两大维度:
经济性挑战:宏观与微观层面的多重压力,推动企业追求更高效率、更丰富的业务多样性,并增强风险规避能力;
公益性挑战:社会对企业的期待日益提升,要求企业更加重视环境影响、社会责任与整体治理水平(ESG)。
这两股看似矛盾的力量,长期以来相互博弈,给企业管理者出了一道难题:“如何做对所有利益相关者都有利的事?” 践行社会责任、投身公益相关的选择,往往不是成本最低的 —— 在经济压力下,企业似乎很难在维持投资者与股东年度或季度回报的同时,坚持推进这类举措。
尽管可持续发展相关挑战的具体内容相对较新,但这种 “两难决策” 的复杂性并非新现象。商业作家吉姆・柯林斯将其称为 “‘非此即彼’的桎梏”,即认为这些截然不同的目标必然相互对立。而破解之道,正是 “‘兼而有之’的智慧”(即前文 “协同共生法则”):坦然接纳两个目标的极端性,通过辩证思维将相关举措整合,最终把挑战转化为机遇。
数字化与可持续发展:本可协同的 “双转型”
“数字化转型” 的定义一直存在争议,但在我们看来,数字化的核心是 “收集、整合、分析、共享、运用并挖掘数据价值的能力”。要成为真正的 “互联企业”,需要推动一场彻底转型 —— 让数据在企业的每个环节自由流动,且能被相关人员便捷获取。
那么,“可持续转型” 又是什么?其实二者极为相似。可持续转型是 “整合文化、技术与流程变革,以实现更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如此看来,借助 “‘兼而有之’的智慧”,这两大转型本可深度融合,为何现实中却常常脱节?
道理虽易理解,落地却困难重重 —— 尤其当资产负债表显示 “必须削减部分开支、调整部分项目,才能让数据回归健康区间” 时,首当其冲被削减的,几乎都是那些不直接产生收入、偏向 “公益性” 的投资,而可持续发展相关投入,往往就在其中。
但情况真的只能如此吗?为解答这一问题,我们委托开展了多项独立研究,核心目标有二:一是找出阻碍企业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更多成果的关键因素;二是探索企业能否在数字化路线图中,找到践行 “‘兼而有之’的智慧” 的路径。
调研启示:数字化的高优先级与可持续发展的 “困境”
调研得出的首个关键结论是: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位毫不含糊 ——95% 的企业明确表示,可持续发展是其首要或高度优先的任务。但深入分析便会发现,企业很难将可持续发展与其他优先事项真正关联:84% 的企业坦诚,经济下行时,可持续发展往往会被商业目标取代。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技术投资始终是企业战略的 “压舱石”。根据 Software AG 委托开展的 CEO 调研,即便面临经济不确定性,技术投资仍保持高位:
83% 的受访者表示,即便在经济衰退期,也会增加对现有技术的投资;
对新技术研发、新人才引进及员工能力发展的投资,同样计划加码。
企业管理者对应对经济风险抱有信心,这或许源于他们的经验 —— 知道经济波动终将过去;更重要的是,他们亲眼见证了数字化转型投资带来的 “韧性提升”。正如数据所示:69% 的 CEO 计划从其他领域调配资源,全力支持数字化转型;27% 的 CEO 则表示无需调剂,因为数字化转型的预算本就充足。
事实上,加大对现有技术投资的力度,逻辑上完全成立。我们此前的研究已发现,新冠疫情导致企业的 “技术债务” 显著增加;而今年的最新数据显示,约 21% 的 IT 预算专门用于管理这些技术债务 —— 这不仅是确保技术投资回报的关键,更是优化数字化转型成效的重要环节。
企业管理者对数字化转型的投入与信心,无疑令人鼓舞,这也将帮助企业构建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但遗憾的是,可持续发展领域并未获得同等水平的重视与信心。背后的核心原因或许在于:84% 的企业仍将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转型视为 “相互独立的举措”。而这一现状,恰恰更凸显了践行 “‘兼而有之’的智慧” 的迫切性。
在深入探讨 “‘兼而有之’的智慧” 如何落地之前,我们不妨先厘清一个关键认知:“可持续发展无法为企业利润做贡献” 这一观点,其实是错误的。若能扭转这一认知,让更多人看到可持续发展对企业的价值,或许就能帮助可持续发展相关举措获得更多支持,提升其在企业战略中的优先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