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北京软件公司 2025-08-24 次
一、移动技术:主动维护管理的核心支撑
移动技术是主动维护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石,它让技术人员能够即时获取关键数据,大幅减少信息检索的时间与精力成本。在制定移动化策略时,需重点考量设备的外形规格与性能参数,确保其适应作业环境并贴合技术人员的实际需求,从而实现最佳应用效果。
成功的维护策略离不开跨部门协同——工程、IT、采购及运营团队需紧密配合,并通过持续改进机制不断优化成果。必维国际检验集团资产管理副总裁迈克尔·哈迪与Llumin首席执行官埃德·加里比安在2023年10月17日的网络直播《预测性维护中的软件应用》中,深入探讨了移动设备在维护管理中的实践价值,并分享了多个行业案例。以下为经整理的核心观点。
二、移动设备在维护场景中的实战价值
迈克尔·哈迪:移动技术在主动维护策略中的作用,一直是我关注的重点。如今,几乎所有技术人员都配备了移动设备——当移动终端与计算机化维护管理系统(CMMS)结合时,便能为企业打造主动维护体系提供强大工具。通过这类技术,团队可在故障升级前预测并解决问题,而这离不开高效的信息流转。
移动设备虽不是“万能钥匙”,无法替代前期决策或工作流程设计,但能显著节省技术员的时间与精力。例如,它可作为“移动知识库”,集成保修信息、维护手册、预防性维护标准作业程序(SOP)及图纸等资料,让技术人员无需随身携带纸质文件即可现场查阅。同时,技术员还能实时上传数据,包括现场观测记录、工单进度更新及资产状态变更,形成“数据收集-分析-改进”的正向循环,强化规范操作与数据质量。
设备适配性:
通用场景下,智能手机通常足以满足需求(功能全面、屏幕适中、操作熟悉);
恶劣环境(如高振动、极端温湿度、粉尘较多的场所)需选用工业级加固设备;
特殊作业需求(如戴手套操作)可能需要支持手写笔或定制化交互设计;
复杂场景可考虑平板电脑等大屏设备,提升数据可视化与操作效率。
网络与离线能力:
需评估作业区域的Wi-Fi覆盖稳定性,或依赖蜂窝网络的可行性;
偏远地区需确保设备支持离线数据存储,待网络恢复后自动同步至系统。
人员与组织适配:
年轻技术人员对移动工具的接受度更高,可作为技术推广的“种子用户”;
需结合员工培训,确保跨年龄段团队均能熟练应用移动系统。
接下来,埃德·加里比安将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企业如何落地移动化维护技术与流程。
三、预测性维护实战案例解析
埃德·加里比安:以下案例将从不同行业场景出发,呈现移动技术与软件系统的协同应用效果。
案例一:美国西部天然气集输厂——远程监控与数据驱动决策
该厂覆盖900英里区域,包含大量传感器、管道及油井设施,自动化程度已较高。其核心挑战在于:数据过载与远程管理——需监控的运营健康数据点数量庞大,且必须实现远程化管理以提升响应效率。
解决方案:
部署CMMS系统,与控制系统及物联网传感器集成,实现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的远程监控;
基于历史数据与设备状态预设规则,当参数超出阈值时,系统自动生成工单并推送至技术员的移动终端,触发现场干预。
成效:通过聚焦核心参数(温度、压力)构建远程资产管理策略,实现故障预警的精准化与维护响应的敏捷化 ✅
案例二欧洲水力发电厂(亚洲偏远地区部署——多场景移动数据采集
该厂位于亚洲偏远区域,部分设备接入控制系统,但仍有大量资产处于“离线状态*,且团队构成复杂(含内部员工与外包承包商)。其核心痛点包括:网络不稳定、多语言协作障碍及复杂资产层级管理。
解决方案:
部署支持“在线-离线双模”的移动设备:厂区内利用Wi-Fi实时同步数据,偏远区域则先离线存储,待网络恢复后上传;
采用图像化与颜色编码替代纯文字描述,解决多语言沟通问题;
构建“父级-子级-孙级”资产层级结构,区分校准、预防性维护等不同类型的重复性工作,实现精细化管理。
案例三:瓦楞纸板制造厂——全流程集成与MTTR优化
作为连续生产型企业,该厂设备长约“足球场规模”,生产速度快,对设备可用性与维护效率要求极高。其核心需求是:零部件管理、ERP协同及MTTR(平均修复时间)缩短。
解决方案:
将CMMS与ERP系统集成实现零部件库存、采购与工单管理的联动;
大量应用移动平板设备,确保技术员实时获取图纸SOP及备件信息;
根据产品规格(如纸板厚度)动态调整维护周期,实现“按工况触发维护而非固定周期维护
成效 显著提升MTTR指标,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
四、跨部门协同*持续改进的核心引擎
维护策略升级绝非单一部门的任务,而是需要全组织协同推进以下从关键场景切入解析跨部门协作的实践路径*
持续改进机制
维护体系的迭代需依托:经验沉淀(如历史故障案例库)、根本原因分析及跨部门知识共享。例如:通过分析工单数据调整备件库存策略基于传感器数据优化维护周期*或联合供应商升级关键部件。这些改进需融入组织文化,形成“数据驱动-协作执行-反馈优化”的闭环。
五、结语
移动技术与软件系统正在重塑维护管理的范式——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测从“经验驱动”升级为“数据驱动”。成功落地需把握三大核心:设备适配场景、跨部门深度协同、持续改进文化。通过技术赋能与组织优化的双轮驱动企业可加速维护与运营飞轮*实现资产绩效与生产效率的双重提升 💡